云上世界,万物互联 #
🚧本章文字部分已经完成,但是相关插图还未绘制。
无可否认,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万物互联的云上世界:越来越多的「智能」穿戴、「智能」家具和「智能」电器在市场上涌现,似乎要张成一张巨大的「网」,连结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一切;与此同时,办公有「云文档」,娱乐有「云游戏」,各种以「云」为名的应用为我们构建起了一座空中之城。本章,我们就来了解这一切背后的技术:云计算与物联网。看完这一章,你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:
- 什么是「云」,什么是「物联网」?
- 什么是「云计算」?为什么它这几年这么火?
- 什么是「物联网」?它是如何应用的?物联网与云计算之间有什么关系?
- 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?
如果不出意外,本章将是《你缺计课》正文的最后一章。请与我们一同回顾过往、展望未来,结束这趟愉快的旅程吧。
相信你对「云计算」(Cloud Computing)和「物联网」(Internet of Things,简称 IoT)两个词语早已耳熟能详。从我们身边的「智能家居」,到电视上播报的「互联网+」,再到我们日常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,都离不开它们的应用。实际上,「云计算」为「物联网」提供了强大的计算与存储能力,「物联网」则不断拓宽着「云」的边界,它们共同构筑着一个「万物互联的云上世界」。这一章,我们将向你讲述属于昨天、今天和明天的几个故事。有关云计算与物联网的一切,穿插在它们之中。
本章所有故事纯属虚构。
第一幕·苦衷·2003 年 #
「他」的故事 #
新世纪的钟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。现在是 2003 年,互联网的浪潮正以席卷一切的速度涌向这片古老的土地。作为一个满怀梦想的青年,他毅然辞去了安稳的工作,拿出几年来的积蓄,再加上四处借来的钱,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:在省城开办一家软件公司,致力于开发办公自动化软件。
他召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,怀着对未来的热忱,投身到紧张而充实的开发工作中。时间过得很快,软件终于初具规模。这是一款创新的「办公一体化平台」,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任务分配、项目进度跟踪、经费管理以及材料归档等功能,甚至还支持企业员工在线通讯。为了抢占市场,他决定以远低于竞品的价格作为卖点,并通过在报纸上投放广告以及动用自己有限的人脉来推广这款产品。
最初,他的软件卖得不错,吸引了一批中小企业用户,订单接踵而至,似乎一切都在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。然而,好景不长。为了支撑越来越多的客户所带来的用户量,他不得不购置更多服务器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,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。与此同时,他们的公司与其说是「公司」,不过是在省城偏僻地段租下的几间小办公室罢了,别说机房,连容纳几台服务器都显得拥挤。更糟糕的是,服务器运行所需的电费和网费也成为一笔沉重的开销。
对主打「低价」的他们来说,每增加一位客户,都意味着要投入更大的基础设施成本。为了维持这脆弱的业务平衡,他在日复一日的运营中渐感力不从心。
两年过去了,公司经营的情况差强人意,但确实亦不及他的预期。大公司开发的同类软件虽然价格比他的产品贵了不少,但它们能够在线运行,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,同时还有更强的宣传力度。2007 年,他和伙伴一起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:停止后续开发、不再出售软件。就如同四年前一样,他回到了原点,不过好在没有背上太多的债。他在国产软件的历史长河中,激起了一朵小小的水花。
「本地部署」时代的苦与痛 #
在 以密码之剑护网安之城 一章的开头,我们提到了「网络」的结构:众多结点之间相互连接,搭起了「我们」和「远方」之间的桥梁。而在这「远方」当中,服务器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服务器(Server)其实就是一台性能强劲的电脑,它的作用是与多台普通电脑通信,为它们提供「服务」。例如,《你缺计课》的服务器就在为我们的读者服务:当你使用浏览器访问《你缺计课》网页版时,我们的服务器会向你发送网页的内容。而微信的服务器则为无数的微信用户服务,当一个用户向另一个用户发送消息时,服务器在它们中间「搭桥」,并完成消息的转发。
作为高性能的计算机,一台服务器的价格不菲。同时,为了让它能够实时在线,24 小时开机所带来的电费也不可忽视。此外,由于服务器需要频繁地和其他机器通信,还需要稳定、高速、低延迟、可从外部访问的网络,而这些都是普通的家用网络所不具备的特点。这使得我们为了将服务器接入网络,还需要向运营商购买专用的宽带。种种开支叠加在一起,让配备服务器成了「他」难以言说的苦痛。我们把这个时代的网络设施架构,称为「本地部署」——服务器位于每个组织的「本地」,由组织自己管理。显然,这种模式将无数人挡在了门槛之下。
如果能让服务器这样的大宗物品能从「买」变成「租」,将许多位于「网络的另一头」的服务器集中在一起,按需出租给有需要的人,事情应当会有所转机。这样,「网络的另一头」就仿佛天上的「云」,位于「地面」上的普罗大众都能看见并享受它们提供的服务。无数个「他」的苦衷之下,拉开了「云计算」时代的序幕。
(这里需要一张图:对比本地时代和云时代,突出「云」的形象)
第二幕·曙光·2013 年 #
「她」的故事 #
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,中国正在驶往产业升级的快车道,工业化的水平不断提高。她是一家本地加工厂的工程师和质量负责人。这家工厂主要生产高精度的轴承,也生产一些其他金属配件,得益于当地成体系的工业产业,他们的产品市场不错,向来盈利颇丰。然而最近,客户频频投诉多个批次产品存在瑕疵,运转不稳定,对下游产品的应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。尽管工厂通过抽检和设备维修找到了问题所在——加工设备老化和员工对质检的忽视,但这件事给了一向看重产品质量的她很大打击:她必须找到能让问题件「不出工厂」的方法。
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,她听见有人提到「工业物联网」。一开始,她还以为是有人口音不标准,把「互联网」念错了,但看到幻灯片上的「物联网」一词后,她来了兴趣。在展示的样例中,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——无论是刀头温度、设备震动,还是产品的质检图像、性能数据,都能在管理间的电脑屏幕上一一展现;而所有的风险因素,亦可以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被分析得到。虽然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技术分享,但对于困扰中的她和工厂来说,这是希望。
在得到领导层的认可和支持后,她和当地一所学院合作,在工厂引入了一套工业物联网方案。为了存储和分析数据,他们先是在一家云计算平台租用了一台「云服务器」——就像挑选真正的服务器一样,在那平台上,可以自由地配置服务器的 CPU、内存、硬盘等参数。不过,在「下单」之后,他们拿到的并不是实体的服务器,而是远方一台服务器的「完整管理权限」。他们可以像自己的机器一样使用它,而无需关心「服务器在哪」「网络怎么样」「维护和保养」等琐事。在那台服务器上,他们安装了整套用于数据收集、处理的软件。
与此同时,他们对工厂内的设备进行了改造。对于那些用电脑控制的机床等设备,他们安装了收集数据和远程控制的软件,这些软件会将机器运转的完整情报,实时上传到云服务器上。而对于那些不便更换的老旧设备,则被加装了各种传感器——传感器能采集一部分诸如温度、震动、转速的信息。这些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亦被传送到云端。在云服务器上,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,呈现在她和同事面前。而当生产存在问题时,算法亦能识别出数据之下的隐患,让她和同事们能够及早介入,减小损失。
借助这套系统,工厂的产品质量大幅提升。更重要的是,借助大量的数据,他们还能预测出设备的维护需求,避免生产中断,节省了大量的成本。后来,这套系统被当地政府作为「智能工业」的标兵项目展出。可是,在众人的掌声中,她听到了为难的声音——「她弄这套系统,跟大学合作的,花了不少钱呢!」「唉,我们厂实在招不到什么技术人才啦……弄这个,难!」……
她很高兴,自己当初的一个决定,让工厂扭转了局势,甚至成为了榜样。但是她也高兴不起来——要复制她的成功并不容易。她的工厂规模不小,有能力支撑这么一整套系统;但是对于那些被相同的问题困扰的「小作坊」,或许现在还只是出现了一丝曙光。但无论如何,她坚信这种生产方式的巨大潜力:「未来的工厂一定是全部连接在云端的,它会用数据告诉我们如何让每一颗螺丝都完美。」
集中化:「云」的诞生 #
2006 年,美国网络公司亚马逊(Amazon)推出了一款名为「弹性云计算」(Elastic Compute Cloud,简称 EC2)的服务。借助 EC2,用户可以租赁到「开箱即用」的「服务器」:只需自由地组合硬件配置,然后轻点几下鼠标,就能获得到一台服务器的完整使用权——用户可以用它搭建网站、运行服务、分析数据……服务器运行在亚马逊的机房之内,用户不必(实际也不能)担心服务器硬件的运行状态,不必关注用电和网络,只需要根据使用量或按时间支付租金即可。云计算的时代就此开始。
显然,亚马逊并没有那么多真实的「服务器」来给用户分配:试想,由于配置组合是多样的,针对成百上千种不同的配置组合,准备出成百上千种硬件,这并不现实,也不经济。事实上,这种「弹性」的实现,离不开一种叫做「虚拟化」的技术:人们可以在一台电脑上,利用软件「模拟」出多台不同的「虚拟机」。一台虚拟机如同一台独立的电脑,但配置可以灵活进行调整,可以便捷地「开关机」。虚拟机可以便捷地被创建、转移和销毁,多台虚拟机之间则完全独立,相互感知不到对方,也感知不到「宿主机」的存在。
(这里需要一张图)
在 「程序」是怎样炼成的 中,我们提到了 CPU 的工作原理:逐条读取指令并执行。如果把这个过程用软件模拟,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虚拟机。不过,可以想象,它的性能很差,因为原本一条指令完成的任务,在模拟的过程中就可能实际对应成百上千的指令了。相比之下,高性能的虚拟化需要 CPU 指令集层面的支持,能够以很低的开销在虚拟环境中运行指令。
借助虚拟化技术,亚马逊得以将自己机房中的服务器「划分」成一台台大小不一的「云服务器」,以定时或按量的方式租赁给各种各样的用户;而用户则省去了直接购买服务器的开销,能够以合理的价格租到合适的服务器,也不用考虑其他无关的事项。在随后的几年中,微软、谷歌等国外厂商,以及阿里、盛大、腾讯等国内公司都开始推出类似的产品。在 2010 年之后,云计算迎来了一个围绕「云服务器」为核心的快速发展时期。
云服务器,或者说这一时期的云计算,实际上是一种「集中化发展」的体现:原先,大家「各自为政」,网络上的「算力」分散在各方手中。这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浪费——有些人明明需要更多的算力,但是资金难以为继;有的人实际上并不需要,可是却没有更「细分」的选择。而在云计算的时代,算力集中到了云服务商手里,借助弹性的服务,人们得以按需定制自己所需要的算力,有效地整合了资源。
今天,个人建立网站会选择云服务器,中小规模的企业搭建平台会选择云服务器,而许多大型企业建设自己的门户,亦会选择云服务器。在虚拟化技术的支持之下,一台台「云服务器」不知疲倦地运转在各大云计算厂商的机房内,撑起了「云上世界」的地基。
边缘化:「物」也联网 #
与云计算带来的「集中化」同时发展的,是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「边缘化」。如果将「云」想象成网络的中心,那么我们和手中大大小小的设备就是网络的边缘。「物联网」的目标,就是让世间一切事物都成为「边缘」的一部分——接入网络。
(这里需要一张图)
在「她」的故事中,工厂大大小小的设备,通过额外安装软件、加装传感器和微电脑等方式,实现了数据的在线收集和上传。在这之后,这些工业设备就连入了网络。借助云计算带来的廉价算力,人们能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——工厂的整体生产情况、存在的隐患、机器的预计寿命……
这里的「微电脑」,指的是一种特别小型的计算机。它们性能很差,但在结构上拥有处理器、内存和类似硬盘的部件,有的还具有连接网络的功能。这些微电脑可以做到一张长宽仅几厘米的小电路板上,可以被轻松地「嵌入」各种各样的机器内部,实现对它们的智能控制,因此常称为「嵌入式计算机」。与它们相关的软件、硬件开发则被称为「嵌入式开发」。
除了实现数据的分析之外,只要设备连接到网络,就可以实现对它们的「远程控制」。云服务器可以在工厂的机器和远方的管理者之间搭建起一座「桥梁」,管理者通过远程下发各种各样的指令,就能做到「运筹帷幄之中,『操纵』千里之外」。
若是能让物联网走出工厂,飞入寻常百姓家,将我们身边的冰箱、空调等电器,门锁、窗帘等家具,以及我们的手机、电脑等终端连接在一起,就能让人们生活的幸福水平再上一个台阶。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,就是这种飞跃从设想走向现实的十年。
第三幕·绽放·2023 年 #
「他」的故事 #
- 「你不觉得,我们身边的同龄人连电脑都不会用,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吗?」
- 「你说得对。」
- 「我想写一点东西……就叫,《你缺失的那门计算机课》,致敬一下 MIT 那个『Missing』。你想一起写吗?」
- 「可以试试。」
距离这场对话已经过去了两个年头。今天是 2023 年的圣诞节,他仍然记得两年前的那个晚上,在鸡同鸭讲地给同学科普电脑基本操作后,他愤而开始执笔,立志要写一套面向当代「电脑小白」的电脑教程。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朋友,于是便有了上面的对话。那时的他们,从来没有想到过,这件事能坚持到今天。
在当时提出这个想法后,他们很快就写完了一些章节,并迫不及待地想把作品分享给他人——尤其是,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这反而让两人犯了难。最终,他们选择了一款「云笔记」平台。借助它,他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直接在浏览器中一同撰写文章,还能直接把作品分享给他人,供读者在线阅读。与此同时,文档始终安全地存储在「云端」,即使是在手机上,他们也可以轻松地进行编辑。在短短几个月间,他们就完成了 6 万字的作品。
不过,这种以在线笔记的方式协作和共享始终有所不便——尤其是在需要进行推广时,长长的笔记链接成了累赘。他们想建立自己的网站,并把作品搬迁到网站上。于是,他们选择了一个可以免费托管代码和文档的云平台,将文字上传到上面。同时,该平台还提供了能够从文档生成网站的免费服务,只需要简单配置参数,就能搭建出一个简洁美观的静态网站。
随着读者的逐渐变多,这免费托管平台的访问速度开始显得不尽人意。于是,他又在国内的云计算平台租赁了便宜的云服务器,并将网站重新部署在自己的云服务器上。这几年,低配置的云服务器已经接近「白菜价」,选购一台足够网站运转的云服务器,一年只需要花上几百元。在这台服务器上,除了建立网站之外,他还搭建了一款知名游戏的服务端,供全国各地的朋友联机使用。
他们欣喜于自己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见,也感慨于自己一路以来的坚持。他们相信,自己的作品会不断地变得更好——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文字帮助到更多的人。
「她」的故事 #
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「职场强人」,每天都过得像上紧发条的时钟:早晨赶地铁上班,白天连轴在各个部门间开会,晚上则靠着咖啡「续命」加班到深夜。最近几天,她时常感到心跳节奏被打乱,仿佛「漏了一拍」,并伴随有阵阵胸闷。她觉得这是工作压力太大造成的疲惫,眼看着项目就要验收,就没有放在心上。
这天早晨,她正准备出门上班,习惯性地看了一眼手表。智能手表上的一行提醒让她开始不安:「您疑似出现了早搏」。在地铁上,她不停地在网上搜索这一她并不熟悉的医学名词——症状是心悸,心脏有停顿感,发病人群广泛,可由紧张和疲劳引发,大部分不需要治疗,但是严重者会致命……
她打开与智能手表配对的 app,发现手表在过去一周产生过多次相同的预警。看着一行行黄色的提示,她感到一阵阵心慌和头晕。她决定不再拖延——到了单位后,她请好了假,决定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。
在医生的建议下,她进行了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,检查结果确认她存在早搏的症状。不过,医生告诉她,这并不严重,通过规律作息、健康饮食等方式就可以缓解和治疗。同时,医生还告诉她,尽管这种问题非常常见,在年轻人身上也屡见不鲜,但是长期忽视就可能引发健康隐患。在医生的指导下,她开始改变自己过去那种生活方式——「命还是比钱重要,」她想。
自这以后,她对手腕上那只智能手表有了不一样的看法。虽然在购买时,广告上就对各种各样的「健康功能」有所宣传,但是她只是想将它当作提醒运动的助手。她没有想到,科技已经进步到能够将医学检测技术集成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设备中,并能作出相当准确的分析,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这样的技术「救」下。她开始意识到,科技的发展正在实在地改变自己的生活。
面向大众的云计算 #
如果说在云计算的起步时代,主要的客户是各种规模的企业和组织,主要的产品则是各种各样的「云服务器」,那么今天,云计算已经惠及了我们广大群众,并演化出了「云存储」「云文档」等无数种形式。
相比于「云服务器」的「卖平台」,「云存储」「云文档」等应用形式像是「卖应用」——用户使用的不再是一台完整的服务器,用户也完全不需要再去学习服务器如何使用。用户所使用的是云服务器提供的具体的功能:比如,可以在线协作的文档应用、可以存放文件的网盘应用。在开发领域,开发者也可以选购各种各样的服务而不是云服务器本身:上面「他」所使用的「从文档生成网站的免费服务」,就不需要用户具体考虑如何搭建网站,而只需进行基本的配置即可「开箱即用」。
(这里需要一张图)
此外,就算是「云服务器」本身,也分支出了「云游戏」「云电脑」「云手机」这样的面向普通用户的形式。借助虚拟化技术,云计算厂商能够在云端虚拟出一台服务器给客户,那自然也可以虚拟出一台能够玩游戏的电脑、手机给用户:用户不再需要自行购买性能强劲的游戏电脑和手机,而是通过远程桌面的方式连接到云端的虚拟机,在上面运行游戏、安装软件。云端的虚拟机可以按需分配高性能的硬件,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。整个过程对用户是「透明」的,用户只要轻点几次修改设置,不必掌握任何专业知识。
事实上,这是算力的进一步集中化——以游戏行业为例,在传统的观念里,游戏玩家都需要自己购买高配置的硬件,比如 CPU 和显卡。在云游戏、云电脑普及后,高性能算力集中在云计算服务商手中,玩家只需要拥有低配置的终端设备,就能以远程的方式访问到较好的硬件,同时支付方式由原来的一次高价买断变成了按量低价支付。
当然,各种「云盘」只有网速够快才好用,而「云电脑」也需要较低的网络延迟。随着高速 WiFi 标准的面世和 4G、5G 等先进移动通信技术的诞生,高质量而低价格的网络服务成为了可能,这有力地推进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。
深入生活的物联网 #
今天,物联网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。智能手表、智能电视、智能空调、智能冰箱……各种传统的生活用品纷纷被冠以「智能」之名,标志着它们具有连接网络、远程控制和数据分析的能力。这便是物联网技术发展最直观的体现。
嵌入式计算技术的发展,让「电脑」可以做得越来越小,这造就了物联网发展的前提。在「她」的故事中,具有医疗辅助功能的智能手表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。在手表般的尺寸里,人们不仅装入了兼顾分析计算能力和功耗的 CPU,还装入了用于监测脉搏、心电、血氧甚至是血压、血糖等生理指标的传感器硬件。来自这些传感器的数据被送入 CPU,处理后通过屏幕展现给使用者,同时还通过蓝牙、WiFi 甚至是移动数据与手机进行同步。
云计算的发展无疑推进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。十年前,物联网还只是工厂里面的先进技术;十年后,我们可以在单位用手机控制家里的一切。在这个过程中,变化的是控制的方式、设备的种类,不变的是云计算所建起的「桥梁」。借助云计算发展的东风,越来越多的厂商得以「入局」物联网产业,用充满创新的产品促进市场的良性循环;而市场的不断扩大,又影响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演进。
第四幕·未来·20?? 年 #
「我们」的故事 #
清晨,她从梦中醒来,薄纱窗帘自动滑开,柔和的晨光洒进房间。她拿起枕边的手机,屏幕上显示她昨晚睡眠质量良好。这时,厨房里的自动烹饪系统已经完成了早餐,散发出诱人的香气。她拉开窗帘,看见无人机精准地将新鲜牛奶递送到自家的阳台。今天,她的早餐中额外加入了富含维生素 D 的金枪鱼,这是根据她近期健康监测自动调整的。
在城市另一边,他的日子从一场在线早会开始。公司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此刻在空中相遇,共同商讨本周的工作计划。他按下墙上的模式按钮,全家就自动启动「专注模式」——窗帘合拢,背景墙变成舒适的中性色,麦克风还自动屏蔽了窗外的微弱噪音。会议结束,一份完成的会议纪要自动生成,发送到每个人的手机上。
你正在通勤路上,自动驾驶的汽车在城市道路上飞驰。通过车窗,城市景观仿佛在为一天的繁忙生活注入活力:无人机在高空穿梭运送包裹;清洁车已经完成了垃圾回收;路边的植物在动态监测下保持着最佳状态;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商铺,正在为开始营业做准备。仪表盘上显示路程还有 20 分钟,你打了个哈欠,准备再小睡一会儿。
她来到远离城区的实验站,这里是她工作的地方,全国生态数据采集的节点之一。实验站的各种设备布满城郊:摄像头监测着野生动物的活动状态,雷达扫描着植被的生长情况。她站在悬崖边,手上的平板电脑显示出脚下的地质变化、空气湿度、以及远处迁徙的鸟群轨迹。昨天,她的团队用机器人从山谷深处运回了一株罕见的植物样本,样本将被毫发无损地传送到最近的基因实验室,进行进一步研究。
他坐在电脑前,不时敲几下键盘,而在远处的工地上,一座高楼正在拔地而起。大大小小的机器人正在施工现场忙活,巨大的 3D 打印机开始「打印」大楼的框架。这一切都在云端的控制之下,而他的工作,便是在电脑上进行统筹和调度。上周,他的公司刚刚完成了一栋高楼的验收;而很快,住户就会入住。
夜幕降临,暮色开始笼罩城市,灯光开渐次亮起。我望着窗外,记录着这座城市的一天。夜色晴朗,我猜明天阳光会好。
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#
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浪潮中,人工智能、密码学与网络安全、程序语言与计算技术,以及 云计算和物联网 技术,正从各自的孤岛走向交融的大陆。它们的互相成就,不仅拓展了技术的边界,更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启了新篇章。
正如人工智能为云计算和物联网注入新的活力,它自身也从这些技术中获得反哺。云计算提供了海量的存储和高性能的算力,让 AI 模型训练和推理变得更高效、更普惠;物联网则为 AI 提供了无数双「感知的眼睛」,无论是家庭、城市,还是自然生态,AI 都能通过 IoT 设备的实时数据,持续学习和优化。这种交融正推动我们从数字时代进入智能时代,一个从感知到决策都可以高效运行的世界。
与此同时,得益于计算技术的发展,边缘计算和云端智能的协同,将进一步深化技术的应用。例如,在自动驾驶领域,边缘设备可以实时处理车辆周围的环境感知,而复杂的路径规划则由云端 AI 完成。这种高效分工在医疗、工业、农业等领域同样适用,帮助人类在更短的时间内作出更优决策。边缘与云端的合作并非取代,而是补充:边缘设备提供即时响应,云端系统则为长期优化提供支持,两者的协同正在重新定义技术的效率与边界。
然而,技术的开放性带来了便利,也不可避免地引入了安全隐患。数据隐私与网络攻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,但密码学与网络安全技术正在为此保驾护航。在传统的加密、哈希、签名和证书技术的基础上,人们又研究出了用于隐私计算的安全多方协议,以及零知识证明和联邦学习等新兴技术,数据保护手段正逐步演进。这些安全技术不仅在云端构筑了坚不可摧的防线,更延伸到每一台 IoT 设备、每一个边缘节点,让整个技术生态在透明与隐私间找到平衡。
展望未来,技术进步的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,但它的核心仍然是为人类服务。每一项技术的突破,最终都将体现在我们的生活、工作与创造中,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加高效、可持续、和谐共生的未来。拥抱这些技术,不仅是拥抱便利与创新,更是拥抱一个多样化、包容性、充满希望的明天。
练习 #
- 请用自己的语言解释「什么是云计算」。
- 请用自己的语言解释「什么是物联网」。
- 「互联网+」是近些年非常火热的一个概念,它指的是「互联网」与传统领域的结合,例如「互联网+工业」「互联网+医院」。请上网搜索一个「互联网+」的特定领域,然后试着分析云计算和物联网在其中的应用。
- 至此,《你缺计课》的正文内容已经全部结束,分享一下你的感想和体会。如果愿意,你可以发送到我们的邮箱 missing@criwits.top。